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幻灯新闻 拍卖排行 拍卖收藏 市场观察 焦点新闻 视频访谈 大手笔视频 艺术展示 东魁书画 文化论坛 艺术动态 交易中心
捐资助学 精品力作 名家访谈 艺术杂谈 当代艺术 作品展示 在线展览 展览信息 艺术排行榜 教育信息 画廊热点 最新艺术 领导合影 媒体关注
 
访客您好,欢迎访问吴东魁书画艺术馆。今天是
 相关报道 >   返回首页 >  相关报道
从笔墨中感悟中国画精神
更新时间:2013-6-22   【字体:

 

  笔墨作为中国画艺术的一个大概念,被一代又一代的画人所演绎和驾驭。或优或劣、或强悍或柔弱,目的都是在表达创作者的个人情愫,是一种在纸面上躲不开的承载精神意向的必要方式。
  中国人物画在完成了它独立审美品质以后,一极是“道家精神”的“出世"观,显示了生命个体的人文关怀,另一极是“儒家精神”的“入世”观,谓之“成教化?助人伦",着意宣理弘道、劝诫从善。自古以来,中国人物画的这两种价值取向塑造了一个中国画艺术的独立的辩证精神和品格。从人物画的现实性审美上来看,它具有一种昭示人生义理、弘扬社会理想、培养社会人格的力量。以“传神”为造型之本的中国画确立了另一重要审美意义,正因其独特的法度,成为检验画者入道功力的深浅, “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等等,皆为操持毛笔者的终极追求。从顾恺之到吴道子成为中国画验证了线条的力量的尺度,李公麟的“始扫运粉黛,淡黑轻毫、高雅超谊”又让中国画的线条得以理性的升华,为后世表树为典范。书法如画更多成就了水墨写意人物画,书画都是以笔墨为本,求骨气、求格韵、写字当头,书法入画亦是为纯正和升华笔墨的一个重要标杆。
  孟子云: “以道观之、物以贵贱。”在中国画确立了它的审美取向以后,或简或繁、或俗或雅都可用其特有的精神法则得以判断。笔墨从原来的物性材质通过精神介入已得以高度的升华。画者通过笔墨来传情,笔墨通过形色来达意。(乙丑年 暮春雨夜 王莹写于润瑀轩)

 

 

  • 上一篇文章: 名家点评 文/刘大为 杨力舟
  • 下一篇文章: 从写生中感知笔墨的表现力
  •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备案号:京ICP备13007192号-1
    .